艾养灸丨节气养生(五)冬令温灸最驱寒一带一路
发布时间:2022-06-23 01:30:57
阅读:次
来源:镁合金厂家
霍乱吐泻:尤宜灸上脘、中脘、神阙、关元等穴。(宋)王执中《针灸资生经》
冬季属阴、五行为水、主收藏,是一年中阴气弥漫、阳气微弱的时候,此时人与自然界均处在收敛封闭、潜藏修养的状态,所以,它也就成了人们最适宜进补的时期。冬令进补,重在补肾、运脾胃、生气血。
冬季进补的施灸穴位
主穴:中脘、气海。
注:
1)回旋灸/每穴1520分钟,每天灸1次,7次1疗程;
2)施灸顺序应遵循先上后下、先左后右、先背部后胸腹、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。
取穴比量法:
主穴
取穴:在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脐上4寸处。
功效:健脾和胃,补中安神。
取穴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1.5寸。
功效:利下焦,补元气,行气散滞。
艾灸早知道
艾灸时要做好保暖,避免施灸部位着凉;
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,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;
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,2小时内不要洗澡;
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、水果和海鲜;
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;女性经期不宜艾灸;
过饥、过饱、醉酒、大恐、大怒、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;
灸后若有余艾,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;
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,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。
TAG标签:
灰指甲的怎么饮食护理继发性痛经的食疗法介绍
婴儿黄疸严重怎么治疗好
小儿肾病患者如何科学膳食呢